
地鐵被稱為城市大動脈,是獨立的有軌交通系統。地鐵在解決城市交通問題及城市規劃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盡管我們在這里探討地鐵企業的商業模式,但仍不能忽視地鐵與純商業間的一點差別,那就是地鐵屬于公共物品,具有公益的一面。也就是說地鐵在盈利的前提,必須保障地鐵產品的安全性。市場調研數據看,當前,全球地鐵經營公司僅有少數幾個能夠實現真正盈利。所以地鐵企業該如何兼顧社會效益和內部經營效率呢?我們以石家莊地鐵為例展開一番探討。
先從大方向看,國內地鐵建設事業起步是比較晚的,然而發展很快。據有關市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地鐵建設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省會城市。到2015年,地鐵運營總里程達3000公里,將有40個城市開辟地鐵,總體規劃大概7000公里。據各城地鐵交通規劃的市場調研顯示,至2016國內將新建89條地鐵交通,總里程達2500公里,投資規模將有99373億人民幣。盡管國內地鐵起步晚,發展快,當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地鐵企業建設資金短缺,發展模式單一、缺乏創新、建設后產生的效益未得到合理分配等?! ?/div>
石家莊地鐵的大規模建設始于2013年,承攬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14日,公司目前主要承擔石家莊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工作及運營籌劃工作。石家莊市軌道交通線網方案主要體現6條線組成的“大放射、小方格”布局,其中,骨干線3條,輔助線3條,線網總長241.7公里。首期建設軌道交通1、2、3號線一期工程,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石家莊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20年)》要求,建設線路總長59.6公里,車站52座(均為地下站),總投資421.9億元。
很多時候,選擇地鐵運營模式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石家莊地鐵若想借鑒國內外先進成功的發展模式經驗,勢必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貫穿始終。石家莊地鐵應該根據自身建設的發展階段的具體現狀及面臨存在的問題,在不同建設發展階段選擇不同的發展模式中的最有價值的實踐經驗加以借鑒學習,以上這些問題自然能迎刃而解了。